很久没有下棋了,现在特别地想摸棋子.特别地想在302,在〇〇〇,看师父,大叔,大师,孙老,老千拆棋,争论.被沈戈尔,教主,束文呆,兔子让子.跟陈文备,丁昭元,王晨曦,老表乱砍,砍完了也不规矩复盘,棋子一把抹了再来.在鼓楼逛的时候,看到劣质的围棋子,都忍不住上去拿起两个磕一磕.

在我非常年幼的时候,就在我家刚搬到城里的那一年,那一年的夏天.我现在都还记得很清楚.我家住顶层,那时油漆还没漆好,电扇也没弄好,太阳真把我家烤成了蒸笼,那窗户的都是发烫的.房间里面什么都没有,我爸,我,都光着膀子,坐在地上.他从打工的车间里拿了一块木板,用签字笔画了棋盘,然后用很漂亮的字体写下:楚河,汉界.拿起小店里买的棋子,丢掉塑料棋纸,开始给我讲车马炮象士将的走法.不要误会,我爸不喜欢下棋,他喜欢的是打牌跟打麻将.我的小学,就是伴着房门外的麻将声,自己在房门里面,开着电视,看动画片,看书,写作业,玩棋子.

我舅舅的中象水平很高,但平时很少见面,见面了我也不好意思跟他下.于是结果就是自己的对局量其实少得可怜.但是说来也怪,每年回老家跟亲戚摆下棋盘,我总是胜多负少.在市一小,在三中,我几乎都没怎么输过棋.小学时候的我,最喜欢的事情不是赢棋,而是把对手的各个子力一个个消灭掉,直到对手只剩下一个光杆司令.我自己把这个叫作猫捉老鼠.还记得刚进初一的时候,三中弄什么兴趣小组.我在象棋班上,一个人在擂台上连挑四人,第二天数学老师就把我叫到办公室下棋去了.

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对自己有了一个误解.以为自己在对弈方面是真的有那么一些天赋的.于是,高中郁闷的那段日子里,我买起了<围棋天地>.不会下?没关系,看着看着就会装模作样了.当然,出来一路跑过来,我的脸被晒黑了,皮也被风吹厚了.我可以毫无顾忌地承认,也许当年非得学会围棋,仅仅是为了姑娘.围棋,文字,阅读,乃至艺术,于我,终极目标也许本来都是姑娘.姑且来一番追本溯源的考证吧.上高中之前,我对围棋的映象只有三个.其实都是错觉.错觉一,天龙八部里面那个珍珑棋局.错觉二,笑傲江湖里面的黑白子.错觉三,三国演义里面的刮骨疗伤.看到了吧,都是小说,都是电视剧,都迎合着我骨子里的那份附庸风雅的装13的那根筋.也许现在长不了棋的隐患在那时就已经埋下了.立根不正,动机不纯,现在发现下棋骗不到姑娘,自然就没劲头钻研了.

其实我平时已经听到太多这样的论调了.”我也很想下棋啊,要不是xx就好了.”而这里的xx,可以是实验,可以是恋爱,可以是二专二学位,可以是团委学生会.不客气地说,我一直很鄙视这种论调.说到底,你还只是不想下.真的爱了,不管是恋爱还是下棋,什么困难都做不得数.不想就是不想,找什么借口.最疯狂的时候,也曾梦到自己下棋,也曾看到正方形的地板砖的时候,想到了教主教我的角部变化.今天查了一下自己的网络对局数,将近一千了.不由虎躯一震.其实大四没怎么下围棋,网上倒是下了不少的中象跟五子.网上围棋基本上就是大三一年下的.平均算下来一天两三盘.再算上平时下的呢…也不算少的了吧.可是为什么棋还下得这么差呢.

其实根源还是自己太懒.我到现在还是没弄懂围棋应该怎么下.因为懒得思考,反正布局的时候就尽量往空旷的地方丢子,然后把四个角都掏掉,眼看对方快要成空的时候,就往那块空里面丢一个子,然后就开始左闪右躲的漫漫逃生路.遇到对实地不太敏感的,我能把空都掏了.可是遇到稍微有点实力的,就经常出现大龙愤死的情况.官子水平一塌糊涂,一般到了细棋局面,就基本上是我要输的结果了.而且还时不时出现大官子阶段突然被吃一块的场面.这又说到了死活,这本是最跟棋力相挂钩的方面.做死活题,是学围棋最枯燥的一部分吧.从这里又可看出我的没有毅力,懒于思考,怕下苦功.我看得进布局,看得进定式,看得进手筋,但就是不愿去做死活题.围棋的枯燥,也许只是把我从更加枯燥的事物和更加苦闷的生活中暂时拽出来的救命稻草而已.也许,也许不是拽出来,也许只是埋进去,也许我只是一只鸵鸟,所有的一切只是逃避.所以,也就难怪我做不下死活题,也难怪我提高不了棋力.别人都在讨论境界,可我连计算都没有,谈何境界.

夜深.月明.风清.这里靠近华山,想到了风清扬.”要做到心中无招,那才真是高手的境界.”可是现在,我连心中有招都难以企盼.

悲剧.